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数字财金学院于2021年正式组建,其前身最早可以溯源至1983年北京市工交职工学院(原校名)成立会计专业,后历经财贸系、财金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等发展时期,在学校立足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及“两区”建设,深化专业改革的总体战略部署下,紧扣数字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在北京市特色高水平数字财金专业群基础上建立数字财金学院。数字财金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北京市教委中澳TAFE项目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北京市特色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北京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等荣誉称号。
数字财金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教师队伍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具有“双师”资格教师25人,高级会计师1人,注册会计师资格8人,注册税务师资格4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创新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数字财金学院先后两次获得北京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教师多次在省部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其中6名教师曾先后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团队连续2获得北京市教师教能力比赛一等奖。多项教育教学案例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
数字财金专业群包含大数据与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审计、金融科技应用、金融服务与管理、证券实务、财富管理等7个专业,在校生规模715人,毕业生重点面向首都第三产业及高精尖行业,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其中,就业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我校专升本率在全国排名领先,2021年是北京地区唯一的A+升本校,数字财金学院外地生源专升本率100%。2021年,数字财金学院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人数为190人,一共有61人通过,通过率为32.10%,远远超过全国前三年平均通过率约为20%的水平。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三等奖1项,全国赛三等奖1项,市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华北赛区一等奖1项。
为契合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懂产品,会营销,懂业务,能管理”的复合型财税、金融人才,数字财金专业群按照“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群课程体系遵循“基础共享、核心通用、拓展互选”的逻辑。
1.岗位群主要包括:社会化财务共享中心理票、报税、核算、外包业务等岗位,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资金结算、会计等岗位,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内勤岗,资产评估公司尽职调查员,银行大堂经理助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金融产品营销岗、保险理赔岗、客服中心岗、投资咨询顾问岗、理财顾问助理等。
2.专业群课程体系:
(1)“基层共享”,培养人才具备财税金审复合型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专业工具。
专业群基础课10门:财金Python技术、智能财税应用、智能财金统计学、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会计学、数字金融学、智慧理财、数字经济学、财金大数据可视化、智能审计学;
(2)“通用核心”,按照专业类开设专业通选课程,培育专业核心素养。
专业类 | 专业 | 专业核心课程 | 通用核心课程 |
财务会计 | 大数据与会计 | 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合并报表 | 税费计算与智能申报 财务会计实务 智能财税共享服务 智能财务管理 经济法 |
大数据与审计 |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文书写作与沟通、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 | ||
财政税务类 | 财税大数据应用 | 大数据税务风控、企业纳税优化、税务会计 | |
金融类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银行授信也务、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 | 金融服务营销 金融法规 金融服务礼仪 证券投资实务 金融科技应用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
金融科技应用 | 互联网征信、金融科技用户运营、金融科技产品设计 | ||
证券实务 | 国际金融、期货实务、证券与期货交易 | ||
财富管理 |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实务、基金投资实务 |
(3)“高层互选”,各专业开设核心能力拓展课,向专业群内所有专业开放,实现职业能力拓展。
专业名称 | 专业拓展课(互选) |
大数据与会计 | XBRL财务报告、战略管理 |
大数据与审计 | 中级会计实务、政府会计 |
财税大数据应用 | 数字经济财税前沿、智能财税中级应用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投资学、银行产品 |
金融科技应用 | 区块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产品 |
财富管理 | 投资学基础、理财综合技能,外汇交易实务 |
证券实务 | 证券投资基金,个人理财规划 |
实训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认岗实习、跟岗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合作建设理实一体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践基地,社会化服务中心,按照职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开展实训教学。
3.专业群职业技能赛赛项:会计技能赛、智能财税技能赛、金融科技应用技能赛、管理会计技能赛、证券投资技能赛、投资与理财技能赛等。
4.专业群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金税财务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审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估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十四五”时期,数字财金专业群将按照“产学研创”模式开展深度产教融合,以“前店后厂”模式进行社会运营推广。
目前,已经与中联企业管理集团共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工程师学院,与新道科技共同招生云财务会计师班。与北京永勤会计师事务所,北京航天金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实习、就业方面深入合作,与光大银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形成了“冠名班”、“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校企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的办学模式。
(一)“产学研创”产教融合模式
“十四五”期间,将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人保财险、中联企业集团、百望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以数字财金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通过“引企入校”、“引企驻教”、“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等形式,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创”合作。以“前店后厂”的模式进行运营推广。
“产学合作”是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对接,通过学生实践实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专家入校授课实现“双师”合作,按照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按照职业标准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实现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适配。
“研创合作”是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对接,校企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财税、金融行业发展,北京“两区”建设及全球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合作开展研究,举办高端论坛,开展社会培训。
与百望、中联等企业合作开展基于财税大数据研究,与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合作基于金融大数据研究,逐步积累数据库资源,按年度发布数字财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挖掘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问题,依托互联网+大赛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孵化创新项目,解决产业难点和痛点。
(二)“前店后厂”运营推广模式
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业直播平台,借助兴趣、抖音等直播平台,将教学科研各类成果如教材、培训课程、研究报告、创新创业作品、金融产品等进行网络运营推广,增强社会影响力,扩大社会服务群体。
教职工:63人
校内专任教师:51人
专教硕士以上学位:11人
教授、副教授: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