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作者: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时间:2023-04-25 浏览量:133
答: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广州市属公办普通高校,创办于1964年,学校开设的专业全部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学校属于公办普通高校专科批次录取院校,招生代码是13709。
答:首先,必须拿到高考报名号(也称考生号,下称考生号),无论是高中生、中职生考生都必须要有考生号,没有考生号是不能参加入学考试的(包括依据学考、3+证书、自主招生、三二分段、普通高考)。申请考生号的条件和方式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时间大概为每年的11月份左右(具体时间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取得考生号后即可在每个招生时间段通过广东省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考,具体请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微信。报考前想了解更多招生政策,请点击https://zs.gzvtc.edu.cn/list_456.html。
答:学校历年的投档线及排位情况可点击 https://zs.gzvtc.edu.cn/list_485.html 访问。从2017年起,专科批次的普通类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建议在专科批次第一组志愿填报我校,被录取机会较大。
答:学校招生类型主要包括“依据学考”(面向高中生)、“3+证书”(面向中职生)、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面向中职生)、自主招生(面向高中生与中职生)、现代学徒制、夏季高考(含专本三二分段)、成人高考。每个类型的招生时间是按照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时间开展,各个招生类型的时间相对稳定。依据学考(高中生)和3+证书(中职生)1月份考试,3月份录取;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目前调整在3月份录取;自主招生(含现代学徒制)一般在4-5月份开展;夏季高考7-8月份开始录取;成人高考下半年开展(具体时间以正式公布为准)。每个招生类型录取正式结束后才会开展下一个招生类型。
答:高中生可先报考依据学考,如未被录取可继续报考符合条件的自主招生。如以上两种模式均未被录取,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依据学考或者自主招生一经录取则不能再被同一批次的其它院校录取,但仍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成绩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可被本科批次院校录取。
中职生可先报考“3+证书”考试,如未被录取可继续报考符合条件的自主招生。 被“3+证书”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自主招生。
答:学校学费和住宿费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费执行。学费:文科类专业5250元/学年;其他类专业641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10000元/学年;与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的会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21000元/学年;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设的学分互认专业学费19750元/学年;住宿费待定(住宿费实际收费以广州市发改委批复为准)。
答:
目前,根据国家及广东省资助体系学校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资助、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勤工助学、爱心基金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1.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8000元/生/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5000元/生/年。
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2000-4000元/生/年,按照广东省教育厅下达的额度,结合当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生人数进行合理分档资助。
4.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根据有关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专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8000元/生/年。
5.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资助对象是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招士官及退役复学的学生。资助金额不超过8000元/生/年。
6.退役士兵教育资助:资助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补助金额不超过8000元/生/年,资助周期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一个学制期。
7.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退役士兵教育资助:资助对象是通过技能考试考入我校、生源地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退役士兵。资助金额7000元/生/年。
8.“三支一扶”助学贷款代偿: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继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满1年,可申请代偿其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
9.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资助对象是户籍在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且小学和中学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就读,考入我校的全日制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金额10000元/生/年,资助周期为专科就读期间。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提出申请。
10.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对象是我省户籍当年考入我校的全日制残疾人大学生。资助标准为一次性资助10000元/生。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
11.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大学新生,特别是建档立卡新生,一律走“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保证所有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大学新生都能如期顺利入学。
12.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专项资助: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学费资助不超过6000元/生。
13.勤工助学: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校内勤工助学活动,解决生活费问题。
14.减免学费: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
15.学校奖学金:学校设立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等,奖励全日制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更多资助政策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工程资助中心”或致电学校学工处学生资助中心:020-37937633。
答:
通过广东省夏季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专业组招生,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段学习,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获得本校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书。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合格的实验班学生进入对接的本科院校试点专业学习两年,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获得本科院校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非实验班学生,不得转入试点专业实验班学习。
①大数据与会计(与韩山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本育人项目实验班)
②餐饮智能管理(与岭南师范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本育人项目实验班)
③应用化工技术(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本育人项目实验班)。
(以上专业以广东省考试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专升本相沟通助学班是省教育考试院为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量身定制的提升学历方式之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相沟通本科班学习,通过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全部课程考试与考核,成绩合格,符合毕业要求者,获得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主考学校副署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毕业生达到学位要求可申请主考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我校与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批通过、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2+1的培养模式和国际化教学体系。合作项目的学生在我校完成第一、二年学习并满足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业要求可赴澳洲完成第三年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后将同时获得中方的“高等职业专科毕业证”及澳方的的“毕业文凭”(Diploma of Accounting FNS50217)。详请可访问学校招生网站:https://zs.gzvtc.edu.cn/view_481.html
我校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开设学分互认国际班(3+1专本连读/3+1+1专本硕连读),让学生以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国际学位,帮助学生登上通往海外名校的直通车。学生先在本学院学习3年,获得国内大专文凭,然后可申请链接入读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最后一年课程,最终获得由国外大学颁发的国际认可的本科学士学位,并可继续升读硕士。详请可访问学校招生网站:https://zs.gzvtc.edu.cn/view_471.html
在校的专科生,在大三的时候参加的升本考试,一般是生源学校的本科或者参加其他学校统一考试,然后大专毕业的时候直接进入本科学校大三阶段学习,读两年,最后颁发的学历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正式本科基本相同)。每年的考试时间在3月份,需要考5科,其中有3科公共课,2科专业课。
答:学校专业设置紧扣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脉搏,在专业培养上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实践训练,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多年来位居全省前列。学校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结合各专业情况与多个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及珠三角一带,受到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合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多从事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尤其对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及实践动手能力给予了较高评价。另外,学校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创办工厂、公司、工作室等,为国家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平稳,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平均薪酬呈持续上涨趋势。2019年我校 98.21% 毕业生在广东省内 33 个地级市工作,仅有 1.78% 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外工作。珠三角地区 9 个地级市共吸纳我校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的 92.66%,其中广州市占已就业毕业生的50.37%。
答:考生如有其他问题,可访问学校招生网站 或致电020-87693663、020-87621457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