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历史沿革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百年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振兴中华之路,认识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社会功效。在此背景下,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于保定设置了“直隶补习学堂”,直隶提学使司委任省视学张良... 详情>>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机电工程系传承于“直隶甲种工业学校”1917年开设的机械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教学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目前在校生2400余人,设有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三个专业教研部和工程造价教研室,下设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化工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技术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化工装备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等11个专业,其中化工装备技术为国家骨干院校和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是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河北省创新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为全国仪表大赛承办专业,化工自动化技术为“双高计划”应用化工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是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区域考务管理中心、1+X证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考点,无人机应用技术是1+X证书无人机驾驶考点,工程造价是1+X证书建筑工程识图考点。
机电系拥有一支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73人,其中教授及正高工10名,副高职称22名,另有全国化工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机电系是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化工高职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仪电类专业主任及秘书长单位、中国化工高职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工装备技术类副主任单位、河北省工程图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智能硬件装调与应用赛项承办单位、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智能硬件开发及应用技能大赛承办单位、河北省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承办单位、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1+X专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承办单位、河北省“齐名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单位。机电系党总支所属智能控制党支部是全国样板党支部、河北省样板支部,支部书记工作室是省首批“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
机电系教学条件优越,建有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各类实训室40多个;重视校企合作,与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华润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德国国际合作协会(GIZ)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德实验班,探索国际合作并实施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之路,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职工培训、应用研究,采取多渠道服务行业与社会。
遵循着“学以进德 工以养技”的教育理念,机电系培养的学生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化工自动化技能大赛、化工维修钳工大赛、机器人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三维设计大赛、CAD制图大赛、航模比赛、大运会等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荣获特殊贡献奖、优秀组织奖、特等奖、一等奖项。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9个学生专业社团和30个兴趣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2008年以来,机电系续写着承办全国性技能大赛和行业大赛的成功,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进入新时代,智能制造、机械、电子、轻工等行业蓬勃发展,对装备制造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机电工程系各个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着眼未来,机电工程系将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以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雄安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安心在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