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机电工程学院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是中国 CPCA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中国模具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国家教育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河南省高职高专模具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实训基地”、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建有“鹤壁市镁合金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鹤壁市机电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办学实力雄厚,设备配置合理,型号种类齐全。现有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6大实验实训中心,分别是机械基础实验中心、金工实训中心、数控模具实训中心、机电控制技术实训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虚拟设计与制造实训中心,下辖30多个实验实训室,其中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四轴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数控线切割、快速成型机、激光雕刻机、雕铣机、三维扫描仪、拆装模具、五轴加工中心等先进的数控模具设备和宝马奔驰等高端教学用车。良好的实训条件,能较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以及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需要。
机电工程学院十分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模具专业是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模具教学团队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河南省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团队为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门为省级精品课程和《机械设计基础》、《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金属车削加工工艺与工装》、《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组态控制技术》《机械制图与公差》《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7门校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
1. 斯堪尼亚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
2019年3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与世界商用汽车的领先制造商--斯堪尼亚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签订共建校企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学院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为斯堪尼亚公司培养、输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助力公司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2. 中德诺浩汽车学院
2011年10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手工业协会、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公司联合举办 “高端汽车人才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开办“中德诺浩班”。将德国汽车机电服务工程师(GCAP)、德国汽车营销与服务工程师(GCMP)等国际通用证书课程与中国高校汽车课程进行嵌入式套读,实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将德国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人才评价方法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国际标准引入国内,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维修与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2019年4月,增加“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项目,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
3. 武汉金石兴智能制造合作项目
2019年4月,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就智能制造专业群开展校企合作,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旨在传授先进的制造技术、育人理念。企业提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方向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服务、实验(实践)设备及技术支持等,满足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新兴技术对“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机器人技术服务工程师”、 “机器人销售工程师”等人才的需求。
机电工程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重点筛选、建设有一大批精品就业基地,努力实现所有毕业生“工作环境好,发展空间大,工资待遇高”的高质量就业目标。我院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主要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行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满意率在90%以上。许多毕业生已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
1.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2. 国家教育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 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
4.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河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
5.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
6. “鹤壁市镁合金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鹤壁市机电重点实验室”。
时 间 | 参赛项目名称 | 获奖等次 | 指导教师 | 获奖学生名单 |
2019年 |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 | 省级二等奖 | 朱海勇、薛子闯 | 王科翔、李运建、张林方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级三等奖 | 夏草盛、王雪钢 | 马晓阳、张迪、张树龙 | |
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省级三等奖 | 薛子闯、刘瑞娟 | 刘新天、韩秋阳 |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优秀奖 | 胡瑞玲、魏亮 | 曹植、范新科、邓广鑫 | |
2018年 | 挑战杯《一种自动配料实时监控系统》 | 国赛二等奖 省赛一等奖 | 胡瑞玲、孟亚峰、薛子闯 | 王帅、王文康、王红雨、马志刚 |
挑战杯《一种新型坐便器》 | 省赛三等奖 | 薛子闯 | 王科翔 | |
挑战杯《新式汽车减震器组合扳手》 | 省赛三等奖 | 邵雨露、钱巍、杨锦林 | 张英 任鹏涛 |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级三等奖 | 夏草盛、谢玉彬 | 李浩博、张英、魏鹏宇 | |
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 | 省级三等奖 | 白跃辉、高改会 | 胡成功、秦舒怡 | |
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 省级三等奖 | 付保英、钱巍 | 赵寅、王红雨 |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 | 省级三等奖 | 胡亚楠、刘兵 | 王金发、杨昊鹏 | |
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省级三等奖 | 朱海勇、薛子闯 | 王科翔、李运建 | |
数控铣加工技术项目 | 省级二等奖 | 薛子闯 | 马子川 | |
2017年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省赛三等奖 | 赵文俊、胡瑞玲 | 周一杰、王培旭 |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 | 省赛一等奖 | 薛子闯、白跃辉 | 王涛、郭彦东、戈亚南 | |
汽车营销 | 省赛二等奖 | 王志宏、陈艳艳 | 李慧刚、刘少航 | |
2016年 | 汽车营销 | 省赛二等奖 | 付艳、邵雨露 | 王明远、李鹏举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 | 省赛二等奖 | 薛子闯、高改会 | 马亚超、金志文、赵明明 |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赛二等奖 | 张新峰、于红星 | 李想、王浩、严永杰 | |
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 | 省赛二等奖 | 付保英、胡瑞玲 | 王岩、王佳燚 | |
电气安装与维修 | 省赛三等奖 | 胡瑞玲、白跃辉 | 王延龙、王红雨 | |
2015年 | 汽车营销 | 省赛二等奖 | 邵雨露、于红星 | 朱婷婷、马超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赛二等奖 | 刘瑞娟、朱智民 | 丁涛、张鹏飞、李郡齐 | |
2014年 | 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 | 国赛一等奖 | 董慧敏、付保英 | 李利鹏、岳飞亚 |
汽车营销 | 省赛二等奖 | 邵雨露、胡亚楠 | 牛利超、牛草旺 |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赛二等奖 | 张新峰、李成华 | 陈文浩、王学峰、李希帅、裴兵林 | |
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 | 省赛二等奖 | 董慧敏、付保英 | 李利鹏、岳飞亚 | |
2013年 | 数控机床安装检测调试与维修 | 省赛二等奖 | 赵文俊、朱海勇 | 李潘飞、朱彦伟、郭振杰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省赛二等奖 | 李成华、于红星 | 康龙、何中秋、乔杰 |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 | 省赛二等奖 | 刘勇军、董慧敏 | 任纪彬、李许丹 | |
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 | 省赛二等奖 | 朱海勇、高改会 | 冯传州、黄纪委、李潘飞 | |
2012年 | 数控机床安装检测调试与维修 | 国赛一等奖省赛二等奖 | 朱海勇、赵文俊、申东东 | 石纯标、宋雪伟、张长永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 | 国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 | 薛子闯、孟亚峰 | 王自洋、赵亚楠 | |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 | 省赛二等奖 | 董慧敏 | 谢丹曦、程少帅 | |
2011年 | 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 | 省赛二等奖 | 朱海勇 | 郭中江、程鹏、边俊超 |
2010年 | 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 | 国赛二等奖 | 张坤、薛子闯 | 肖跃军、高洪榜、黄春波 |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 | 国赛三等奖 | 朱海勇、谢玉彬 | 王元军、姚亚超、 | |
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 | 省赛一等奖 | 张坤、薛子闯 | 肖跃军、高洪榜、黄春波 | |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 省赛一等奖 | 朱海勇、谢玉彬 | 王元军、姚亚超、樊好杰 | |
2009年 | 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 | 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 | 崔国英、刘勇军 | 李刘伟、刘加勇、杨楠楠 |
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 | 省赛一等奖 | 张坤、谢玉彬 | 肖跃军、姚亚超、彭达 | |
2008年 | 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 | 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 王德俊、孟亚峰 | 张 坤、谢玉彬、薛子闯 |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 | 省赛二等奖 | 刘勇军 | 黄延磊、张海鑫 | |
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 | 省赛二等奖 | 崔国英 | 郭汉相、张灿星、张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