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4-09-26 浏览量:193
一、考试基本要求
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和定理有一定的认识; 2. 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3.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相关问题。
㈡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
1.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根据概念、 法则、公式进行数、式、方程的运算和变形;
2. 能使用一般的函数型计算器进行运算;
3. 能依据文字描述想象出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在基本图 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
4. 能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
5. 能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 题做出分析,并能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㈢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要求
1.结合所学专业特点,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和说明,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并能 求解;
2. 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二、考试内容
㈠基础模块
1.集合
w集合的有关概念: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及其关系, 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⑵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集合之间的子集、真子集、 相等关系;
⑶集合的运算: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 ⑷简易逻辑:能正确地区分充分、必要、充要条件。
2.不等式
w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 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
⑵区间:理解区间的概念,掌握区间的表示法;
⑶一元二次不等式: 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熟 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⑷绝对值不等式: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掌握绝对 值不等式的解法;
⑶不等式的运用: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 等式模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函数
w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掌握函 数的表示法;
⑵函数的性质: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 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⑶函数的运用:能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 题。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w指数幂:理解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含义,掌握有理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相互转化;
⑵幂函数: 了解幂函数的定义,理解幂函数的性质;
⑶指数函数: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 像和性质;
④对数:理解对数的概念, 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 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
⑶对数函数: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 函数的关系,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用:能运用所学的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5.三角函数
w角的概念推广: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理解 任意角的概念;
⑵弧度制:理解弧度的意义,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定义和计算;
④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 关系、商数关系和倒数关系;
⑶诱导公式:理解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能正确运用诱 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数列
w数列的概念: 了解数列及有关概念;理解数列的通项 公式;
⑵等差数列: 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 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⑶等比数列: 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 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④数列的应用:掌握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等差数列和等 比数列模型的方法,能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 有关实际问题。
7.平面向量
⑴平面向量的概念: 了解平面向量、有向线段及有关概 念; 了解单位向量、零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和共线向 量的含义;
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理解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⑶平面向量的内积: 了解平面向量内积的概念、运算和 性质; 了解平面向量内积的几何应用;
⑷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理解向量的坐标表示;掌握向 量坐标的加法、减法、数乘和内积运算;掌握向量坐标运算 的几何应用。
8.直线和圆的方程
⑴两点间距离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与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⑵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 念;掌握直线斜率的计算方法;
⑶直线的方程: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 程;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与一般式方程之间的互化;
⑷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掌握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 标的方法;
⑸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掌 握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⑶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掌 握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
w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⑶圆的方程: 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了解 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和圆的一般方程;
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 定方法;
⑩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掌握用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9.立体几何
w平面的基本性质: 了解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性质的 三个公理;掌握空间中点、线、面关系的符号表示;
⑵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 置关系: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及判定方法;了解异面直线所 成的角的概念;理解异面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
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 置关系; 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理解直线与平面 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④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 置关系; 了解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理解平面与 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⑶三视图:理解实物或空间图形的正视图、俯视图、左 视图;
⑶直棱柱、正棱锥的表面积: 了解多面体及棱柱、棱锥 的有关概念;理解直棱柱、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直棱 柱、正棱锥的侧面积公式;
w圆柱、圆锥、球的表面积:了解旋转体及圆柱、圆锥、 球的有关概念;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了解球的表面积公式;
⑶柱、锥、球的体积:理解柱、锥、球及其面积、体积 的计算方法。
10.概率与统计初步
w分类、分步计数原理: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 原理;初步掌握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⑵事件和概率:理解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简 单性质;
⑶总体与样本: 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理解总体与样 本的概念及抽样方法;
w均值和标准差:理解总体均值、 中位数、众数、标准 差的概念;掌握用样本均值、标准差等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的方法。
㈡拓展模块
1.三角公式及其应用
w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 弦、正切公式;
⑵二倍角公式:理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⑶正、余弦定理: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⑷正弦型函数: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周期及最大(小) 值。
2. 圆锥曲线
w椭圆: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⑵双曲线: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和性质;
⑶抛物线: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和性质。
3.概率与统计
w排列组合: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掌握排列数计算 公式、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能运用排列组合的 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二项式定理: 了解二项式定理及其特征;了解二项展 开式的通项公式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⑶期望与方差: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掌握离 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⑷概率与统计综合应用:能运用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
㈠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总分为 150 分,考试时量 为 90 分钟,不允许考生使用电子计算器。
㈡试卷内容比例
1.代数约占 60%; 2.三角约占 40%;
3.平面解析几何约占 10%; 4.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 10%。
㈢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 100% ,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
㈣考试难度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 50% ,中等难度题约占 40% ,较难题约占 10%。
四、参考教材及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 上册,李广全、李尚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2】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 下册,李广全、李尚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
【3】《2022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基本要 求和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