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登录
如果我们符合您的基本报考要求,您可以点击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院最新招生动态!
咨询
录取率
来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时间:2023-05-18 浏览量:423
1.常规志愿:4月20日8:00至21日18:00
2.征求志愿:4月25日8:00至18:00
3.填报网址: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eeafj.cn)
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
招生办:0592-5955343、5955344
具体计划及报考代码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是厦门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与厦门开放大学“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化办学,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校园和福建省“双高”计划A类立项建设院校,是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高职院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厦门主城区思明区,依山傍海,占地500.35亩。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高职专业办学始于2006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教职工623人,其中博士50人、高级职称146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厦门市拔尖人才1人,29人次先后入选福建省高职院校名校长、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和厦门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设有专业教学学院8个,2021年高职招生专业33个,在校生总数10518人,累计招收来自18个国家的留学生226名。开放教育开设本专科专业30个、成人学历教育开设专业12个,学生11823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育人为本、跨界融合、服务需求、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治校,主动因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大爱匠心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
学校秉持“因城而生,为市则活”的信念,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建设和厦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贴厦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通过专业评价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设置,全部专业紧密对接厦门主要支柱产业、千亿产业链群及重点民生行业。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3个、省(市)重点示范专业9个。学校创新校企融合发展机制,主动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调动企业参与职教能动性,引企入校,探索出校企合作办学的“十个共同”,先后与神州信创、南京五十五所、厦门轨道集团等196家企业和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省内率先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中影学院等产业学院,其中轨道交通、人工智能2个学院入选省级产业学院,联合开发“好吃又有营养”的校企合作课程108门,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79门,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国200门、福建省5门),2017年以来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3项。在校内共建了一批以“福建省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国家级示范基地)”、腾讯云工匠工坊、厦门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校园E银行等为代表的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生产实习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学校因应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中华技能大师、杰出校友盖军衔的工匠精神为引领,践行“等待、陪伴、支撑、相信,严格”的大爱教育,探索实践适合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式,扬长补短并重,一体化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把心放好、把事做好、把话说好”的“云顶三好学子”,学校“大爱教育”入围“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0强案例”。
学校承办了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关务技能赛项,承办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行业务综合技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6个赛项。近五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31项,其中一等奖31项。2018年学校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获得国赛铜奖、省赛银奖的高职院校,2020年1个项目代表福建省职业院校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学校学生帆船队两获全国大学生帆船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大学生征战世界大学生帆船锦标赛,取得第7名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95.49%,直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在福建省内就业占比86.30%,在厦门市就业占比60.51%,专业相关度76.33%,用人单位满意度98.63%,人才培养质量深受产业和社会认可。学校被授予福建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和2021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星级示范校等荣誉。